来源|最华人
作者|荠麦青青
【资料图】
这样的艺术家,为什么不给予保护?
近日,《戏聚高平·擂响中华——中国梆子大会》在山西高平喜镇举办,这场罕见的盛事吸引了全国各地88位梆子戏青年演员踊跃报名,大显身手,最终,11个剧种的20位青年演员成功入围。
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、中国戏剧“梅花奖”得主李东桥和秦腔“四大名旦”之一齐爱云等戏剧名家担任了评委。
在小组比赛中,晋剧演员张军波表演了一出《清风亭·舍子》,唱腔稳健,人物情绪处理细腻,极富感染力,最终赢得了满堂彩。
● 张军波表演的《清风亭·舍子》
晋剧舞台长期被女须生掌控,张军波“横空出世”,被认为是男须生的优秀接班人才。
张军波毕业于山西省戏曲职业学院,功底深厚的他被省团相中,从县城来到太原,他的妻子和3个孩子都留在老家。张军波一个月才能回家一趟。
热爱戏剧的他有时高烧到39度,仍然坚持登台表演。但因为在剧团一直都是临时工,迟迟无法转正,所以张军波每月到手的工资只有1500元。为了养家糊口,演戏之余他还去跑网约车,送外卖。最难以为继时,爱人半开玩笑地要和他离婚。
● 白燕升和张军波
主持人白燕升在讲述张军波的处境时,感慨万分:“我是真的很难受,因为我觉得像这么好的演员,我真的担心他们有一天因为生活和工作的不顺离开这个舞台。”
为此,他再次呼吁:
“每一个院团长,都应该善待这样好的年轻演员,我们老说戏曲的未来在青年,光喊口号有什么用,我们需要有人为这样优秀的演员保驾护航,年轻演员才有出路,戏曲才有出路啊!”
随后,何赛飞声泪俱下的一番话更是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共鸣:
“你说为事业,为中国戏曲坚守,哪有这么多高尚的想法,他就是爱好,他喜欢,他从骨子里喜欢……
振兴戏曲真的不是喊的,他就是艺术家!大家都看到了,这出戏很难演,就这么一个人,叙述性的,带着情绪的,不是艺术家怎么能够把持住整个情绪?.....这样的艺术家不保护,不给予基本生存,给谁?”
面对何赛飞的大声疾呼,很多人也都感动落泪:
“被何赛飞老师的话震撼到了,更佩服她说真话的勇气!我们整个社会何尝不是缺少这种敢说真话的人啊!”
“仗义执言的人不多了!这是一个具有良知的艺术家的灵魂拷问!”
也有人为青年戏曲演员遭受的不公而痛心疾首,国家在民族文化振兴上其实投入不少,但是真正需要的人却用不上,真正热爱的人却要忍受贫穷,问题出在哪儿?
你们把钱都用到哪里了?
说到文化振兴,有人不以为然,尤其觉得戏曲作为形而上的古老形式,在今时今日,不必如此大力匡扶。在此,我先讲一个小故事。
多年前,著名学者龙应台带父亲去台北看《四郎探母》,当父亲看到四郎跪在地上,对母亲痛哭失声:“千拜万拜,赎不过儿的罪来”时不禁老泪纵横。
这个16岁就从湖南离开家的少年,在战争的炮火声中仓皇辗转,最终陷于“孤岛”:“七十年岁月如江水漂月,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。”
“谢幕以后,人们纷纷站起来,我才发现,啊,四周多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,有的拄着拐杖,有的坐着轮椅。他们不说话,因为眼里还有泪光。”
●《四郎探母》剧照 来源:福建京剧院
一场《四郎探母》唤起了所有失散者和游子的乡愁,哪怕隔着茫茫的海峡,哪怕隔着数十年的岁月。为此,龙应台总结“文化”之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:
“人本是散落的珠子,随地乱滚,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。”
文化生生不息,聚力成势,所以才有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,历经数不清的战乱与灾难仍无法被摧折与泯灭的历史;所以才涵育了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情感体验: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的思乡怀远;“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”的旷达豪迈;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耿耿忠诚。
即便到了21世纪,科技大潮汹涌澎湃,社会发展日新月异,文化的功用与意义仍然无法被取代,正所谓:“文化兴国运兴,文化强民族强。”
但不可否认的是,如今,我们的戏曲传承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。
中华戏曲是不同历史时期、不同地域、不同风俗的产物,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,曾经有过无与伦比的辉煌,但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大潮和现代社会节奏面前,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了生存的困境,特别是在影视、音乐和互联网等多元文化及娱乐方式的冲击下,传统戏曲愈发举步维艰。
再加之戏剧团体内部存在的种种积弊,更是使其雪上加霜。
平心而论,这些年国家对文化振兴的扶持不可谓不大,从政策支持,到资金投入,但是到了执行层面,“好经”也屡屡被“念歪”。
● 戏曲下乡活动
有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现身说法,提到了评审团体垄断性结构的问题,揭开了戏剧界长期存在的“冰山”之一角:
“某市正牌歌舞剧团排的音乐歌舞剧,想申报国家项目,拿国家xx奖。于是就请该奖评委,某协会会长来做‘编剧’,天可怜见,整个都是舞蹈拼盘,一句台词没有。”
“做编剧给一次钱,当然不够,于是又邀请这会长的老婆来做服装设计......拖了大半年,给了一堆图片,看起来大概是八个人乱画的,还有从网上直接下载的图。”
最后全剧大约110个造型,95个左右都是该网友完成的,但编剧夫人却轻轻松松地拿到了30万设计费,署名也是人家的。
该网友去找领导,领导答复:“他们拿30万能保证我们得xx奖,你设计做得再好有什么用?”
评审机构一家独大,拥有绝对的话语权,进而形成垄断,表演单位或个人为了获取相应的资质和奖项,便只能向其献出“投名状”,而很多优秀的人才不若此,也很难出头。
此外,该网友还揭露了基层的问题,国家拨款后,“自己人组团把名额占了,拨款拿了,钱一分,随便演几场,鬼都不看,这事儿就结束了。
群众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唯一变化的是利益集团不断丰满的钱包和高大上的履历。”
这也与何赛飞老师痛斥的如出一辙:
“你们口口声声梅花奖、文华奖,几百万几千万花那么多钱排一台戏,得了奖之后放在仓库里面,老百姓也看不到,戏呢?钱呢?到哪里去了?”
不可否认,现在有些专业院团对戏曲发展确实做了不少工作,但与此相反的是,很多单位新编戏的创排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精力,但在评奖和评级后就束之高阁了,舞台上鲜有新剧目演出。
● 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
巧立名目,中饱私囊。当损公肥私者日益盆满钵满,基层的戏剧就难以得到真正的复兴。
但缺乏严格的审查监管机制,专项扶持资金被截留、被占用、被瓜分的问题,岂止单单发生在戏剧界?
“肉腐生虫,鱼枯生蠹”,蠹者擅权,匮者不得充,弱者不得扶,贤者难得出!呜呼!
今天的我们仍需要戏曲
中国戏曲的处境日艰,除了以上机制等问题,当然还有时代原因。
戏曲作为中华国粹,流传至今,已然走过了属于它的黄金时代。但作为与古希腊的悲喜剧、印度梵剧并称为“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”的中国戏曲,不该就这样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。
中国戏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的“俳优”,在走过了汉代的“百戏”、唐代的“参军戏”、南宋时的“南戏”后,“元杂剧”迎来了空前的繁荣。
● 元杂剧《窦娥冤》剧照
在经过了历史与文化的充分沉淀后,从明清开始,中国戏曲又出现了一个鼎盛时期。
辛亥革命前后,为宣传民主思想,梅兰芳先生曾出演了时装新戏《邓粗姑》《一缕麻》。四十年代,袁雪芬更是率先举起了越剧改革的大旗,主演了改编自鲁迅先生同名小说的《祥林嫂》。
像汪笑侬、潘月樵、夏月珊等一批有使命感的戏曲艺术家,也是积极地从事戏曲艺术的改良活动。
彼时,豪门大户的留声机里,传来的都是既时兴又经典的戏曲名段;里巷田间,为生活苦苦挣扎的普通人也会偶尔哼上一段。
那时的戏曲,和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样,深受人们的追捧。
新中国成立后,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经典剧目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:像京剧《奇袭白虎团》《红灯记》、越剧《西厢记》、评剧《刘巧儿》、沪剧《芦荡火种》、豫剧《朝阳沟》等,都走进了千家万户,被广大老百姓所喜闻乐见。
● 豫剧《朝阳沟》剧照
那时的娱乐性设施不多,更没有电视和手机。闲暇之余,从上至下,听曲唱戏成了绝大多数人填充业余生活的首选。那是一个“全民皆是戏迷”的年代。
直到互联网时代、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,更多新奇通俗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。戏曲的生存空间一再受到挤压,日渐式微。
戏曲本身并不是一种“快餐式”的娱乐方式,能够成为“戏迷”的人,必是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。可社会的快节奏,似乎已不允许我们再细嚼慢咽这样的艺术营养了。
但在我看来,越是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的时代,越需要这样韵味十足的戏曲让人心沉静下来。
为了不能失守的“阵地”
近些年来,为了振兴戏曲,各剧种纷纷行动起来。
但目前的现状是,很多地方从事传统戏曲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少,观众也越来越少,生存越来越难。
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曾说过,据他所知,全国京剧院团基本上都亏损。改革开放前是政府养着剧团吃官饭,演不演都发工资。改革后剧团自负盈亏。现在有多少人花钱看戏,没有观众演给谁看,挣不到钱如何涨薪?比如黄梅戏年轻演员女多男少,原因就是戏剧市场萎缩,小伙子学唱戏没钱途,找个满意的媳妇都难,谁还学唱戏?
● 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
戏曲的振兴不是靠空喊口号,亦非“情怀”能全部承载,当生计都成了问题,自然很少有人愿意继续坚持下去,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。
与艺术素养匮乏、演技堪忧的流量明星动辄数百万、上千万的片酬相比,戏曲演员有时连温饱都难以保证,我们的戏曲谈何振兴?
让艺术家有尊严地生活,无后顾之忧地从事创作,才是对艺术人才的最好尊重,才是戏曲传承的有效途径。
但在唯“利益”是瞻,浮躁喧嚣、娱乐至死的市场经济和社会风气之下,戏曲的生存困境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另一方面,我们也要看看德云社、刘老根大舞台、河南豫剧、长安大戏院等,国内还是有一些生存能力很强的曲艺舞台,给谁做,如何做,需要深思。
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”,振兴传统戏曲不能陈陈相因,不能固步自封,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和受众,需要进一步创新,用更丰富多彩、时尚新颖的方式去传播,从而吸引更多人加入到热爱戏曲的大军来。
● 第十四届高校京剧演唱会
因为真正有生命力的东西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,与时俱进,才能永葆生机。
再有,任何一门戏曲都需要传承,没有传承,何来振兴?但没有持续不断的新鲜血液注入,重振文脉也只能流于奢谈。演员这个职业难,戏曲演员更难,保护好优秀的年轻演员,建立起长效的培训、奖掖机制,多给他们一些机会,才能让戏曲事业发扬光大。
5月21日,张军波在微博发文,感谢何赛飞和主持人白燕升,并作出诚挚表态:“希望年轻演员以后无论怎样的困难都要继续坚持自己事业,只要坚持总会看到光明。”
就像当年的何赛飞,因为无戏可拍,去拍摄电视剧,但二三十年过去了,她始终没有离开越剧。在她身上,体现着戏剧界前辈,和很多有识之士“戏大于天”的拳拳之情。
● 何赛飞
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坦贝克曾说:“戏剧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这样的社会设制,它垂危4000年但迄今未断气。让戏剧继续活下去,需要坚韧不拔、忠贞不渝的人。”
只有坚守,“阵地”才能长存。如果还有人为此在奔走,呼号;还有热爱它的沃土覆于这苍穹之下,那么,文化之兴、戏曲之振,就大有希望。
● 参考资料
[1] 京报网 | 何赛飞怒批戏曲行业现状:振兴戏曲,真的不是靠喊的
[2] 观察者网 | “痛斥梅花奖”?何赛飞回应
Copyright @ 2015-2022 全球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豫ICP备20009784号-11 联系邮箱:85 18 07 48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