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4月在中国大陆拿下200亿美元空客大单后,如今法国又将目光盯上了“国产巨头”比亚迪。
(资料图)
据回声报披露,法国当地官员正与比亚迪就建厂进行可能性谈判,一旦合作敲定,这将是王传福进军欧洲的第一家工厂。而早前,业内就已盛传美企福特计划向比亚迪出售德国工厂的消息,显然法国仅是待定选项之一。
对此,不少法媒焦急不已:我们已经错过特斯拉,这次怎么着也不能“放过”比亚迪。而法国如此看重比亚迪,其实并不奇怪。公开资料显示,2022年,比亚迪一举超过“新能源车霸主”特斯拉,首次问鼎全球销冠,而今年这种领先优势依旧。对此,马斯克都难掩紧张,“最大的对手将来自中国”。
而在比亚迪的带领下,不少国产车企开始走出国门,包括欧洲、亚太、美洲都成为了中美角逐场。最近,工信部公布数据,中国新能源汽车连续八年产销量全球第一,而今年1-4月份,出口量更是达到惊人的34.8万台,同比爆涨170%,称得上是“赢麻了”。
正所谓人红是非多,在中国新能源车冲击下,欧洲传统汽车大国就彻底坐不住了:德国抢先一步选择与中企合作,希望抓住新能源赛道“末班车”;而“高卢雄鸡”法国,似乎就没有这份远见了,甚至马克龙还祭出了“保护主义”大旗。
外媒报道,最近法国将重新分配电动汽车的补贴资金(5000欧元),但补贴对象仅限于欧洲制造的电动车。殊不知,过去这项补贴几乎无差别,仅今年前3个月,中国汽车品牌就拿到其中40%的补贴。显然,这是一项针对中国大陆的“排外”举措。
对此,有不少外媒都看不下去了:既要保护主义,又要比亚迪投资建厂,法国莫非要打响对中国新能源车第一枪?对于这项被外界视为和老美《通货膨胀法案》如出一辙的“毒计”,马克龙似乎另有辩解之法,“我们并不是保护主义者,但我们不希望加速非欧洲国家的工业发展”。
与此同时,这位欧洲强人还吹哨德国等欧洲国家,“不要重蹈光伏产业的覆辙”。显然,近两年跟着老美亦步亦趋的欧洲,迟早会跟进法国的这一做法,不会坐视比亚迪们在全球汽车发源地“攻城略地”。不过,眼下他们似乎还不敢轻举妄动,毕竟巨头德国还得靠中国大陆市场支撑。
显然,国产新能源车巨头也不会坐以待毙,比亚迪就建厂事项与法国进行可能性谈判,无疑就是我们最新的“破局杀招”。而“宁王”宁德时代早已先行一步,在匈牙利已经打算建第二座电池工厂。不可否认,比亚迪、宁德时代等国产巨头敢于“亮剑”背后,少不了“中国制造”的加持身影。
事实上,随着中国制造的异军突起,近几年中国科学家在新能源、生物科技等领域“弯道超车”,早已有迹可循。尤其是被老美视为“国宝科技”的竹宏醇抑老物质,更是被我们一夜打成了“地板价”。
早在中国新能源车在海外“杀疯”之前,美日生科企曾凭借上述物质横扫全球中产圈,而其每克5位数的天价,一度被业内痛骂:想钱想疯了。不过,这依旧挡不住国内中产将其纳入“囊中”的决心,而其“玄机”则在于,数年前哈佛抗衰中心发现,前者具有机体缓解变老、改观老年心脏皮肤潜质。
在此基础上,竹宏醇科技从美日一路火到大陆,成为顶级富豪“私房秘术”。然而,随着以清北、中大为代表机构介入,美日天价科技一夜被打下神坛,并通过京、猫渠道成为了普通民众的“餐桌”常客。
而令国人振奋的是,国产落地物不仅“蚕食”掉美日在国内80%市场份额,而且还一路东进日本、北美本土,让国外巨头都不敢撄其锋芒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即便比起眼下如日中天的比亚迪,也不遑多让。
不过,面对马克龙的“当头一棍”,比亚迪也并非完全没有“底牌”。前不久,比亚迪凭借“炸裂”成果仰望U8,在上海国际车展大放异彩,而被震惊的目瞪口呆的欧洲车企巨头们,甚至连夜包机组团来华参访。尽管价格高达百万之多,但仅短短数天,U8订单量就已经突破了3万台。
显然,马斯克的担忧正提前上演,新能源车“中国世纪”已悄然到来。而既要又要的法国,如果还死抱着“保护主义”的幽灵,恐怕它不仅错过特斯拉,而且连比亚迪都留不住。从另一方面看,打铁还需自身硬,当我们足够强大了,马克龙、拜登式保护主义又有什么可怕的呢?
Copyright @ 2015-2022 全球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豫ICP备20009784号-11 联系邮箱:85 18 07 48 3@qq.com